2025年6月,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與中國簽署了一項貿易相關協議,標誌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出現緩和。中國商務部隨後確認雙方已進一步確認協議框架細節,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,美方則承諾取消部分限制性措施。此次協議重點涉及稀土出口與關稅問題,儘管雙方仍存在分歧,但這是中美貿易談判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。
近日,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:「中美已經簽署了一項協議,這是一場很棒的交易。」隨後,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回應記者提問時也確認了這一消息,但強調的是雙方確認了「框架細節」而非完全達成最終協議。

根據中國商務部的說法,經過兩週的密集磋商,中美雙方進一步確認了貿易協議的框架細節。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,美方則將相應取消對華採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。這些措施主要涉及稀土出口與關稅問題,是落實此前元首電話會談和倫敦會談成果的具體行動。

此次協議的核心焦點在於稀土相關材料的出口問題。中國要求美方取消「消極舉措」,即解除關稅外的懲罰性措施,而美方則關注稀土及磁鐵等關鍵材料的供應恢復。自5月以來,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管制,作為對美方關稅和限制措施的反制。此次協議意味著中國將加快對符合條件的稀土出口申請的審批,美國則承諾取消部分限制措施,緩解雙方貿易緊張。
然而,雙方在軍用稀土和高端晶片出口限制等核心問題上仍存在分歧。中國尚未同意放寬軍用稀土出口,美國則維持對中國高端AI晶片的出口管制,這些問題短期內難以徹底解決。此外,美國對中國的高端晶片出口限制與中國對美軍用稀土的限制,預計將長期存在,成為雙方貿易摩擦的持續焦點。
特朗普此次讓步的背後有多重原因。首先,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,特別是在高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,使得美國的科技封殺政策效果有限,反而促使美國失去部分國際競爭優勢。其次,美國國內經濟壓力巨大,物價高漲與貿易逆差問題加劇,經濟衰退風險上升,政治壓力隨之增加。第三,特朗普需要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對等關稅協議,但多國態度強硬,無法輕易妥協,迫使美國先與中國達成部分協議以施壓盟友。最後,特朗普急於實現與中國領導人的元首會晤,促進雙邊關係緩和。

儘管特朗普已做出部分讓步,但其性格決定他不會輕易完全放棄遏制中國的政策。此次確認的框架協議是避免貿易戰進一步惡化的第一步,未來中美貿易談判仍將充滿變數和挑戰。
此次中美貿易協議框架的確認,標誌著雙方在激烈的貿易摩擦中尋求妥協與合作的可能。中國利用稀土資源作為重要的談判籌碼,既反映了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,也展現出靈活的外交策略。美國則在經濟和政治多重壓力下,開始調整對華政策,尋求緩解緊張局勢。
然而,核心的國家安全與技術競爭問題依然存在,雙方的博弈遠未結束。未來的談判將更為複雜,涉及關稅、技術出口管制、軍事用途資源等敏感領域。中美關係的走向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格局。
對於全球市場與產業鏈而言,這一協議帶來的短期穩定無疑是積極信號,但長期而言,雙方仍需在互信與合作上持續努力,以避免貿易戰的反覆與升級。特朗普政府的調整顯示,極限施壓策略在面對中國強大韌性時效果有限,雙方必須在競爭中尋求共存之道。
關鍵字:
中美貿易協議、特朗普、中國商務部、稀土出口、關稅、貿易框架、經濟壓力、技術出口管制、貿易戰、國家安全